ITP家园血小板病友之家

标题: 解读辨识ITP——4.29李达教授讲座整理稿(一)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下雨天    时间: 2015-6-18 10:07
标题: 解读辨识ITP——4.29李达教授讲座整理稿(一)
4.29广州李达教授讲座整理稿(一)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解读辨识ITP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广东省中医院血液科  李达
一、ITP 前世今生
    国际工作组对ITP重新诠释:
1、为强调由免疫介导,避免使用,以“免疫性”代替原发性、特发性;
2、“紫癜”一词也不合适,“ITP”缩写依然保留,代表: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;以症替代紫癜;
3、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(SLE相关性、HIV相关性、HBV相关性、HP相关性、……等等);
二、疾病特点
1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/紫癜(ITP
  1)免疫介导的常见获得性出血性疾病;
  2)以暂时性或持续性血小板减少为特征;
  3)发生儿童及成人,育龄女性略多,老年人发病呈上升趋势;
  4)良性的、异质性疾病。
2、中医归属于“紫癜”“血证”“虚劳”
三、新的分型(国际认识)
1、新诊断:3个月以内者;
2、持续性:312个月者;
3、慢性:持续超过12个月者;
4、重症:指“有临床意义”的出血病例:血小板<10×109/L,且就诊时存在需要治疗的出血症状或常规治疗中发生新的出血症状,需要采取其他升高血小板药物或增加原有剂量者;
5、难治性:切脾无效或反复,需要治疗(包括小剂量激素)降低出血危险而确诊的ITP
四、激素依赖
1、国际认识
   糖皮质激素依赖:患者需要继续或反复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至少2个月,以维持血小板在30×109L以上和/或以避免出血;
2、国内共识
  1)国内尚未对激素依赖型予以肯定?
  2)实际现状突出,建议引起重视!
   3)临床…中医辅助减撤激素…迫切需求!
五、临床表现
  1、出血症状 ——与血小板计数负相关
   1)伴随血小板数量降低,出血危险相应增加;
   2)儿童极少发生致命出血;
   3)老年基础疾病多,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;
  2、疲乏症候
   1)部分血小板明显减少,出血不显,突出疲乏;
   2)尤其慢性病患,关乎生活质量。
六、常见病因
  1、感染因素
    1)病毒;
    2)细菌;
  2、免疫因素
  3、疫苗接种
  4、其他。
七、紫癜反复诱因
  1、感染:尤其感冒病毒等;
  2、隐匿炎症:诸如幽门螺旋杆菌,慢性炎症与感染等;
  3、煎炸熏烤、辛辣、海鲜、冷冻等予以调控;
  4、过于劳累,药物影响;
  5、不规则用药:减撤激素等;
  6、其他。
   
八、继发血小板减少因素与疾病
  1、自身免疫性疾病;
  2、甲状腺疾病;
  3、药物诱发;
  4、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;
  5、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;
  6、骨髓增生不良;
  7、骨髓增生异常;
  8、恶性血液病;
  9、慢性肝病;
  10、脾功能亢进;
  11、血小板消耗性减少;
  12、妊娠血小板减少;
  13、假性、先天性等等。
  14、其他
九、发病机制
发病机制——免疫失耐受:破坏增多与生成减少
1、体液免疫--B细胞介导:自身抗体介导血小板破坏、巨核细胞增生异常,B细胞克隆性增生,等等;
2、细胞免疫--T细胞介导:T细胞克隆性增生,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失耐受,T细胞凋亡异常,细胞毒T细胞介导血小板溶解,等等;